一个生命的意义就在于选择,只有不断地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这个人才算活过。相反,假若自己的人生总是被别人选择,那么这个人可以说是白活了。
即便是错误的选择,那也意味着自己曾经活过。而没有选择,则意味着自己根本没有活过。
我们其实都深深地懂得这一点,所以,我们普遍都很讨厌——我说的是情感上,而不是理性上——别人替自己做选择,无论那选择看上去多正确。因为这是在杀死自己的精神生命。
言行不重要,重要的是感受,家长应该先学会聆听。
很多时候,我们向别人倒苦水时,其实只是想找个人说说话,并不是去寻求那个人的帮助。如果那个人只是倾听,并表达出对我们的理解,这就够了。但假如那个人连珠炮似的给我们提出一系列建议,那么不管那些建议多么好,我们都会觉得孤独,甚至还有受伤害的感觉,于是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
儿女小的时候,没有强烈的独立意愿。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进入青春期后,他们开始叛逆,渴望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并有了主动离开妈妈的意愿。
儿女的这种意愿让这些妈妈感到焦虑,而“了解儿女的想法”、“发现儿女的问题”则成了她们控制儿女的常用方法。
内向是对内向者的保护,外向是对外向者的嘉奖
这个人内向,那个人外向。
他为什么内向?
他又为什么外向?
我自己最近的思考是,内向是对内向者的保护,外向是对外向者的嘉奖。
这么想,是因为仔细想了下周围的朋友,发现内向的人多有一个特点:不能很好地拒绝别人的索取,当一个人试图侵入他的空间时,他不能干净利落地保护自己。
譬如,你找一个内向的人帮忙,口头上,他很难拒绝你,他会表现得很有爱心。
相反,外向者则会很自然地权衡,如果觉得你的求助超出了某种程度,那么他会比较干脆地拒绝。
而且,内向者很不习惯向别人求助,外向者做起来却很自然。
这就引出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
每多建立一个关系,对内向者整体上意味着是损失,而对外向者整体上则意味着是收获。
所以,内向者不管看上去多么富有爱心,他终归要走向孤独;外向者不管看上去多么不讨人喜欢,他总是会有一大帮朋友。
我们生命的根本动力是成为自己。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马斯洛称,人有五个层次的心理需要:饮食与性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如果按照另一位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罗杰斯的话来说,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就是成为自己。
什么是自己,我们又怎样可以成为自己?
罗杰斯认为,所谓自己,就是一个人过去所有的生命体验的总和。假若,这些生命体验我们是被动参与的,或者说是别人的意志的结果,那么我们会感觉,我们没有在做自己。相反,假若这些生命体验我们是主动参与的,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那么不管生命体验是快乐或忧伤,我们都会感觉是在做自己。
用最通俗的话来说,存在与选择的关系就是,你选择,你才存在过。如果你总是被选择,那么你就是不曾活过。
但问题是,太多的人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身上。甚至,一个哲学家称,一个生命的过程,就是不断与别人的个人意志做较量的过程。别人会自己的意志强加给自己,自己同样也会这样做。
不过,自己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这听上去很动听,有一些伟大的味道。然而,这样做的另一面,意味着你必须为你的决定负责,如果选择错了,你受伤了,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很多人惧怕这一点,于是宁愿放弃自己的意志,宁愿被别人决定。
由此,他们自己阻断了自我实现之路。
一个人怎样对你,反映着他的内心.
你怎样对一个人,反映着你的内心。
这叫投射。
一个人怎样对你,可能是被你教会的。
你怎样对一个人,可能是被他教会的。
这叫认同。
你有投射的自由,而我有不认同的自由。这样一来,我就不再为你的投射所影响。假若阿娜很生气,并要求这个网友收回她的投射,那么就仍然是在受她的影响,投射与认同的游戏还是会进行下去。现在,阿娜的心灵好像多了一双眼睛,可以跳出来,旁观地看这个网友的独自表演,于是投射就成了那个网友的一个人的游戏,她自然就玩不下去了。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描绘说,自我实现者的一个人格特征是,一方面疾恶如仇,另一方面对人性的脆弱又无比包容。这,才是真正的坚强,才是真正的强大。
我们应切记一点,真正的强者绝对不是那些从不怕疼而且总是无情地嘲笑别人的柔弱的人。真正的强者,应该是一方面坚强,另一方面又非常温和、非常富有包容性。
拖累症指的是这样一种心态:看到别人的痛苦,就忍不住想帮对方,而且是没有原则地帮助对方。
看上去,拖累症属于美好的范畴,其实远不是那么简单。
美国心理学家斯考特?派克在他的著作《少有人走的路》中写道:“我们不能剥夺另一个人从痛苦中受益的权利。”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势必会从受挫中成长,如果他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他的个人能力就会得以发展。由此,假若我们替这个人背负他的痛苦,帮他化解一切难题,那么,这个人就无法得以成长。
拖累症,恰恰就违反了派克所说的这个原则。
拖累症患者也有类似的心理。他们有时想拯救朋友,有时想拯救爱人,有时想拯救孩子,有时则想拯救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但是,假若能深入地去了解自己,他们童年时不是想拯救自己,就是想改变父母、兄弟姐妹等亲人。这两者是合而为一的,童年时想改变亲人,其实就是想让亲人多爱自己。
我收到的读者来信中,大多数有同样的逻辑:请帮我分析一下他的心理;请问我怎样可以改变他;为什么他这样对我;我究竟还有没有希望得到他……总之,这些信有一个最基本的共同点:把焦点放到了别人身上,渴望了解别人,而了解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改变别人。
这种逻辑无处不在。前不久,我去佛山做一个讲座,最后留了半个小时让听众提问。有十几个听众提问,但所有问题全是关于别人的,要么问我该怎么帮有学习问题的孩子,要么是问我该怎么对待有问题的配偶,还有人提问该怎么帮助有问题的朋友,没有一个人说,我自己有一个苦恼,请问该怎么办。
这些问题给我的感觉是,这些提问者在说,我的生活很痛苦,但不是我造成的,而是我的有问题的孩子、有问题的配偶所造成的。他们要是改变了,我就幸福了。
这些女士的自我价值感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建立在不断指责并帮助有问题的丈夫上,但一旦丈夫真的没有问题了,她们的指责和帮助都失去了意义,她们会因此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做。
其实答案很简单,她们最需要做的,是把焦点从丈夫的身上转移到自己的身上来,是反省她们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这经常是“有问题的爸爸(或其他重要的男性亲人)”和“渴望改变爸爸(或其他重要的男性亲人)的小女孩”。假若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不发生改变,那么这些女士的命运就不会发生改变,她看似渴望丈夫变成一个健康的好人,但其实只是在渴望这个改变过程而已。丈夫不能彻底变好,丈夫应该永远都有比较重的问题,这样她才能将自己内在的关系模式完美地投射到她与丈夫的外在关系上。
我们很容易执著于某个人,如父母或伴侣。我们与这个人拼命纠缠,互相抱怨,彼此伤害,明明已伤痕累累仍不肯放下——其实是不敢放下。
所谓亲密关系,不外乎两种:亲子关系、婚恋关系。如果你原生家庭的亲子关系基本上是和谐的,那么这个关系最终会内化到你潜意识深处,成为你人格的基石,这也意味着你的内心是和谐的。一旦有了一个基本和谐的内心,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容忍孤独甚至享受孤独就不是太难的事情了。
愤怒,给予你力量和动力,让你生命的每一分钟都具有创意,每一分钟都能表现出你自己的风采。
没有愤怒,你就会在不适当的地方屈服,就会手足无措。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摩尔
我们惧怕愤怒,因愤怒看上去易伤害关系,让我们与别人疏远。但愤怒是必须的。
因为,我们既需要亲密关系,也需要保持独立空间,从而保持住自己的个性和判断力。愤怒,是保护独立空间的最有力武器,甚至是唯一的武器。
假若你接受自己的愤怒,那么,当有人试图与你建立坏的关系时,无论他的借口多漂亮,他都难以得逞,因为愤怒告诉你,他这样做不对。
你的愤怒释放后,会令他知难而退,而你则捍卫了自己的空间。这样,通过愤怒,你拒绝了一次坏的关系,或者拒绝了一个关系向坏的方向发展。
“好的愤怒,针对的必须是导致你愤怒的那个人。你对这个人愤怒,你才能捍卫自己的空间,并且愤怒的表达才会有效果。如果这个人惹了你,你不敢对他愤怒,你跑去把愤怒发泄到其他人身上。那么,你发泄得再厉害都没用,因为对象选错了,那样愤怒就没有任何意义。”
即便结束一个极其糟糕的关系,也会产生内疚感的。
不过,这个时候的内疚感,有更深远的意义。这种内疚告诉你,不管对方错得多么离谱,他也不能负担破坏这个关系的全部责任,你也一定有责任。你不必追求彻底没有罪责的境地,从而为了一点轻微的内疚感也拒绝做出好的决定,因为没有罪责是神的境地,不是凡人的境地。
“讨好者们”似乎是没有需求的人。他们几乎从来不会提出自己对别人的期望,要求,喜好,或不赞成。他们好像也从没有什么想要的东西。
他们非常过度的害怕和别人起冲突。他们总会本能的避免一切可能会引起和别人的争吵发生的事情,本能的会逃避和别人的冲突,和别人的竞争。
而没有得到过父母无条件的爱的孩子,则会由于童年时对爱的需求未被满足而对别人的爱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执念,他们会拼命地寻找机会试图弥补童年时的遗憾。
就像是性一样。那些在青春期性欲有得到良好的满足与释放,曾与异性发生过多次性关系的男孩,可能用不了多久就能够对性满足了,性对于他们而言就变成了一种很正常的生理欲望的一部分,转而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事业与追求上。
而那些性欲未在恰当的时机得到良好满足的男孩可能以后许多年都会始终处于一种“性匮乏”的状态之中,他们会不停地寻找与异性发生性关系的机会。
很会为别人着想,而总会刻意忽略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害怕自己为别人「添麻烦」,在获得了别人的帮助时总会受宠若惊,感觉自己承受不起或不配承受别人的帮助与恩惠。
对社交中争吵、尴尬、意见冲突等负面的状态会十分的不安,总是试图营造出和谐的气氛,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
因为很多年以来他们从来没有关注自身,他们从来没有为自己而活,所以他们自始至终都没有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与目标,他们也很少会主动的去做他们真正想做的事,他们自始至终都没有建设自己强大的内心,他们也从来没有主动地去培养内心的充实感,他们没有来自自己内心深处的力量给予自己滋养。
社交关系绝不仅仅是你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你好,你要记住,你对别人的付出能否获得别人的回报,最根本的是取决于你是谁,你是否有足够的价值。
你是一个百万富翁,即便是随手将一个小孩从地上扶起来,小孩的父母都会对你感激涕零;你是一个乞丐,你天天跪着给这小孩的父母磕头,给他们掏粪,给他们打扫卫生,他们也不会感激你。因为他们认为你的价值太低,没有必要回报你。
所以现在你是否明白了?
你根本完全不需要在意别人会如何看待你,别人会如何对待你,你也完全没有任何必要讨好别人,你需要做的只是关注你自身,努力的去提升你自己的“价值”。
你拥有了足够的价值,别人自然会尊重你,或者说在这个时候你为别人的付出才能得到别人的重视,你希望别人满足你的需求才能得到满足;你没有足够的价值,再多的讨好不仅没用,反而会令别人在心底贬低你。
从现在起,不再讨好你身边的任何一个人。没错,是任何一个人。
我知道现在的你已经在心中不住的盘算并给自己找借口:我还指望老板给我发工资,我不能停止讨好他;我很爱我的女朋友,万一我不再讨好她之后她离开我了怎么办?我现在只有XX这一个朋友,我不讨好他了岂不是会变得非常孤独?
首先,你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你对于“不讨好别人”的定义理解是错误的,你以为不讨好别人就是完全走向讨好的反面,不讨好别人就是对别人冷若冰霜,就是对别人没有耐心,就是不再帮助别人。
NO,不讨好别人的意思是说你要用一种正常的方式去和别人交往。该笑还是笑,该帮忙还是帮忙,只不过是你该表达愤怒的时候就表达愤怒,该拒绝的时候就拒绝。你只是不再像以往那样再摆出低姿态讨好别人了而已。
因此,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你不妨带着清醒的觉知尝试着进入到讨好的反面,摆出高姿态,冰冷,拒绝,强硬,不妥协,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不在乎任何人的看法和感受。
我知道这让你听起来觉得很疯狂,但相信我,我的确就是用这种方法逐渐从讨好者的状态中摆脱出来的。
因为当你很强硬、当你只以自我为中心外完全不在意别人。当你摆出高姿态的时候,你会发现这样的你反而也能得到别人的关注和认同。
在这个时候当你回过头去再看以前的自己的时候,你才能真正理解:你完全不需要讨好任何人。你才能逐渐从讨好模式中走出来。
我必须再废一遍口舌说服你,一定要做这个尝试。这个尝试真的有可能会改变你的人生。